抽水馬桶由以下主要部分組成:進水管、出水管、滲水管、水塞(進水和出水)、浮球、放水旋鈕及杠桿、補水機關、水箱、便池(便池有連通水箱的彎管)。
抽水馬桶表面分為兩大部分:馬桶與水箱。我們先來介紹水箱的結構,水箱包括:浮球、調節連接桿、按鈕連接桿、溢水管、上水閥、溢水口、沖水皮塞、防漏橡膠圈。
我們再來介紹抽水馬桶結構中馬桶部分的結構。馬桶部分由:軟管、控制水閥、排水口、下水口、沖水孔和下水管組成。馬桶部分的結構比水箱部分要簡單很多,抽水馬桶主要的工作部件主要集中于水箱部分。
利用放水旋鈕和水塞控制放水和儲水,使用時,旋轉放水旋鈕,利用連接水塞的金屬繩或者是尼龍繩拉起水塞,水塞向上拔出出水管端口,出水管將水放進便池利用水的重力和由勢能轉化成的動能將排泄臟物沖入下水管道,同時隨著水位的下降到一定的水位時,由于水的重力產生的負壓力將水塞重新壓入出水管的端口,堵住出水口,這時候水就不再放出而開始新的儲水階段;水位下降沖洗便池的同時,浮球連同杠桿由于水位下降由于浮球的重力帶動杠桿即打開補水機關開始同步補水;補水階段利用浮球的浮力和杠桿來控制水箱的補水,浮球下降到最低位置的時候剛好水塞被負壓壓進出水管管口,水箱開始儲水;進水管連接自來水管負責水源的輸入,補水達到一定的高度時候水的浮力將浮球頂起聯動杠桿關閉上水機關停止補水。
當進水管因故障而漏水時(如:進水塞不能堵住進水口或進水管破裂),水箱內水面會不斷升高,最終將溢出水箱。而滲水管的設置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當水面升高至滲水管口時,水就會從滲水管流入馬桶內,不會使水漫過水箱。而進水管正常工作時,水箱內水面不會達到滲水管口處,所以也就不用擔心水會流走。
方法一:拉爆螺栓固定法
這種方法是針對底部有安裝孔設計的座便器。將馬桶放在安裝的位置上,使用鉛筆按照安裝孔的位置在地面畫出需要開孔的位置和底部輪廊,然后移開馬桶,在標記出的位置開孔并插入接爆螺栓,在坐便器排出口與地面排污口接合處涂放粘合劑,將座便器平穩放好,堅固拉爆螺栓,最后用水泥砂漿密封座便器底腳。
方法二:水泥粘結法
這種方法是針對底部沒有安裝孔設計的座便器。將馬桶放在安裝的位置上,使用鉛筆畫出馬桶底部輪廊,沿輪廓線向內鋪設一圈寬30mm,高15mm的水泥砂漿,在座便器排出口與地面排污口接合處涂放粘合劑,抹干凈坐便器底腳,將其平穩地安放在安裝位置,使之粘結牢固,抹凈溢出的水泥砂漿。
完成了座便器的固定以后,即時的將馬桶上和地面上粘附的多余的水泥擦拭干凈;連接馬桶水箱與自來水管;檢查水箱是否出現滲漏,然后沖水檢測排污管是否通暢。
更新時間: 2022-11-28